历史情景剧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运用
在本学期的纲要课教学中,根据本校艺术专业学生的实际,结合专题教学的内容,选定历史情景剧表演的主题内容。通过教师命题或自主命题,学生查找资料、把握主题、编写剧本。在教师命题中,学生创作出《马嘎尔尼使团访华》《西安事变》《长征》《重庆谈判》《中美建交》等近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在学生自主命题中,有学生创作出《丝绸之路》,很好地契合了当今的一带一路主题。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表演专业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情景剧《明天》,它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面对日军的搜捕,四对不同身份的情侣为保护一地下党的孩子而经受的复杂情感,最终他们都壮烈牺牲,留下了革命的种子,给人们展现了希望。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以历史主人翁的身份出色地表演出来,极好地梳理巩固了书本知识,更将专业的表演融入其中,学生的参与投入热情空前提高,也赢得了极大的赞誉和好评。我们在期末组织了一场“回顾历史、不忘初心”历史情景剧晚会,情景剧选题广泛,学生身临其境、绘声绘色地演出,征服了全场观众,实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最佳结合。
在历史情景剧呈现的过程中,注意了几个问题的考量。第一,剧本的编写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要求要客观、精准,严格服务于教学主题。教师命题,学生查找资料、把握主题、编写剧本。教师根据事先设置好的表演主题,提前组织学生根据个性特点、专业特长,查找资料、分析资料、总结资料、讨论资料,编写剧本。学生提交剧本后,教师要进行审查,确定剧本,安排预演。剧本要符合教学目的和重难点,坚持情从史出、史论结合、寓教于乐。第二,在表演方式上,注重了各专业的因材施教,在激发表演、导演、编导等各专业的艺术特长前提下,极力发挥艺术专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尤其是要注意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鼓励学生在尊重历史客观史实的同时,大胆进行艺术创作和创新。同时,要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分配主题。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特点和能力优势分主题,使课堂历史情景剧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艺术专业具有不同艺术特长学生的优势,各取所长,相互协调,有效补充,达到教学最优化状态。第三,学生课堂表演后,教师要引导反思,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表演完后,组织引导学生从历史情境回归到教学目的和表演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以史为鉴,从史看今,完成教学目标,论证教学主题。通过引导,不但使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式学习的好习惯,而且培养了系统的逻辑推理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纲要课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和感染力,把历史感悟变为对现代学业工作的指引。如果历史情景剧的教学仅限于学生的唱唱跳跳,难免陷于敷衍与肤浅,让学生将书本知识内化于心,让历史情感内化于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行,这才是真正实现了学习历史的目的,历史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