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式方法上讲,有以下几种方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二)从方式方法上讲,有以下几种方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1.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职教法中有明确的表述。以课程的形式开展职业指导是对学生进行系统化指导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片演播。首先,广泛收集相关专业领域资料、图片,制作成职业指导教学课件。教学片紧紧围绕求职就业展开,以引导求职者了解就业环境、关注就业政策,从而结合市场需求,正确地确定求职意向以及展示如何制作个人推荐材料,介绍如何面试等场景为主要内容,以形象生动的现场画面、简短访谈、实例分析、小品演示等为表现形式。其次,在课堂上演播,组织学生们观看并讨论。另外,还可以以专场报告为主题制作成课件在教学中演播,从而使职业指导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被指导者能够将择业政策、方法、技巧真正入耳入脑。

(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在教学中以其特有的启发性、参与性、实践性深受学生们欢迎,因为在职业指导课中运用案例分析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特别是引用本地、本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事例,可使他们感到真切,从而更加关注。案例分析可以是老师举例,也可以设置问题,由学生讨论,从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让学生们从案例中接受指导和教育,以便在今后的择业中吸取经验教训,实现充分而顺利地就业。

2.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就业市场瞬息万变,学生个性千差万别,要完成好职业指导这项任务,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指导。个性化指导法是职业指导方法中最具针对性、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即通过择业意向、问卷调查、个案访谈调查、面对面询问等方式,掌握学生的各种思想动态,并且进行整理、分类,系统分析,随后要结合就业环境,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匹配,展开一对一地指导。

3.提供职业指导和援助。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国家的有关就业政策法规,依法就业,充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职业信息,并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分析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供求状况和趋势,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条件和当前的就业形势,自主选择就业和升学方向。

4.组织开展多种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模拟就业、举办创业有成者的名人讲堂教学和报告会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和咨询,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业提供有利条件和帮助,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5.有请成功人士传经宣讲

我们应当把人才的需求者或者专业领域的成功人士请入校园,直接获得第一手的人才成长经验,以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加强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较强的目标感;同时加强和重视大学生的实习工作,使其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互动,培养最受市场青睐的学生。另外,还可以结合专业特点,邀请已毕业的校友、系友回校与在校大学生座谈,以其亲身经历向在校大学生讲述求职经历、社会对专业知识及能力的要求和在职业生涯中碰到的问题与困难等,从而增进在校生对社会的了解和求职的信心。

6.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和职业适应情况,从而适时、适度地调整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沟通学校与社会、职业准备与未来就业,使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7.创造条件积极开创新的就业门路

首先,在开展这项工作时,既要走出去,又要请回来;既要苦练内功,又要宣传造势。首先,学校要做好校友联谊工作,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它们可以起到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桥梁作用,可以直接将学校的教育质量反馈给用人单位。其次,要重视用人单位的回访工作。对于用人单位的回访,一方面可以促进被录用者的就业稳定,另一方面可以了解用人单位新的用人需求和空岗情况。对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反映的缺点和不足,更值得我们重视,因为这些不足往往反映了我们教学改革的方向,对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