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总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教育部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的当下,也特别强调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14]。因此,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大力开展美育教育,推进美育课程改革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的同时,由于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又导致人的异化,使主体性的人成了机器、商品、工作的附庸。人的全面发展受到了限定和扼制,个体完满人性的发育成长也受到严重的挑战。在这一社会背景下,高校教育更应该积极探索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以期促进受教育对象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资料
[1][4][14]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77/tnull_2484.html
[3]赵伶俐.大美育实验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60
[5]文艺美学丛书编辑委员会.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74
[6]陈望道.陈望道文集(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455
[7]席格.当代美学转型与美育的理论困境——兼论美学与美育的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8]张占国.试论高校美育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问题[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2(2)
[9][12][13]《美学原理》编写组.美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09/t20150928_211095.html
[1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作者简介
1.蒋峰(1991—),安徽蒙城人,艺术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影视理论批评
2.段晓冉(1987—),河南焦作人,编导系副主任,艺术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理论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