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仰类舞蹈
2025年10月14日
(一)信仰类舞蹈
古彝族的文化核心就是巫神文化,巫神信仰遍布整个先彝民族的村寨部落,“毕摩”和“苏尼”文化现今也广泛存在于民间并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习惯。
1.巫术性舞蹈
“苏尼”则是被称为“灵巫苏尼”,是彝族驱鬼治病的巫师。凉山彝族苏尼跳的舞蹈被称为“苏尼且”,又被称为“羊皮鼓舞”。在驱鬼治病时,就会跳“苏尼且”,舞蹈有一定程式,而动作更多表现于脚,舞蹈形态可盘腿坐立击鼓念唱,双肩快速抖动;也可站立,口里念诵咒语,手击皮鼓,身体动作可前倾,可跳跃,可旋转,技艺高超者可以连续旋转几百圈,动作难度较高。
2.宗教仪式类
“毕摩”在彝语中是“诵读经文的大师”,是掌管天命神权的长老师人,在人们心中地位极高。毕摩做法事主要是吟诵经文,舞蹈动作不太多且非常随意,但却充满着神秘的宗教色彩。毕摩在仪式活动中,“可以左手拿经书右手摇法器,一步一个脚印地登上用麻秆搭成的九层云梯高架,或边诵《避火经》边将烧得通红的铁链挂在病人的颈脖上,用以驱魔除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