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程”的设置——奠定学生文化底蕴、激发学生自我提升意识

(二)“通识课程”的设置——奠定学生文化底蕴、激发学生自我提升意识

创新型主持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之上。创新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行为,但是,那些没有文化底蕴的创新必然是形式上的创新。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文化课成绩普遍偏低,文化底蕴较为薄弱。如果在课程设置上再不加以扩充,那我们所培养的主持人一定会成为形式大于内容的主持机器。当然,由于主持人应该成为“杂家”这一思想的日趋深入,应将“通识课程”设置为选修课,提供大量的课程内容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以达到扩充知识面的目的,可开设新闻、广告、文学、经济、法律、气象学、汽车常识、医学常识等课程。当然,通识教育的核心是人文教育,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品质、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逻辑思维能力,因为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因此,如:中国哲学史、中国古代文化、西方哲学思潮、形式逻辑、思维训练方法等课程也应该列入通识教育的选修课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