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项目式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融合
(一)要解决现阶段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的问题,首先需要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在有限的资源下,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大量上机实践,这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深化[2]。参照社会对艺术专业学生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基础上,借鉴CDIO项目式教学“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四个环节,以项目为向导,将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划分为三个阶段的能力培养:基础知识能力、项目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2]。
基础知识能力:在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开展开放式自主训练,学生先自学再讲学,适当“翻转课堂”,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掌握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基本的应用问题。
项目应用能力:模拟企业项目开展模式,在班级开展实训,将过去简单枯燥的上机练习转变成目标清晰、环环相扣的实践应用项目,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项目分析和设计能力。
综合素质能力培养:通过面向职业岗位的、项目式的校内实训,构建团队化项目开发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技能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教学模式改革。为了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将CDIO教育模式应用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同时,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相应改革,从而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贯彻CDIO教育模式。基于CDIO的项目式驱动教学,其主要是倡导“在项目中学习”的教学理念,实质是遵循“项目为导向”的时间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设定一个待完成的任务或项目交给学生完成,要求将教学内容藏于任务或项目中,学生在实现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寻找团队、解决问题。一般是把企业项目根据教学的需要,经过一定的裁剪将其带进实践教学课堂,学生自行组队项目小组,为项目的完成而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在实践中了解项目发展过程、项目管理方法,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在对不同专业学生设计项目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符合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二是符合科技文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三是符合人才自身发展的要求[3]。CDIO教育体系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根据艺术设计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需要,按专业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模拟设计职场的各种分类工作室,如平面设计工作室、视频音频剪辑工作室等,工作室的标准为当前社会需要的公司分类和模式。对项目结果考核中结合CDIO模式,构建计算机基础能力评估体系。
(三)以学生为中心,为主动学习创造条件。在CDIO教学模式上的改革,课程组需要创造出适合社会企业需求的职场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灵活、自由、主动学习的环境。将过去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主动思考、求解问题,避免学生被动接受信息[4]。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对设计的项目内容予以仿真、模拟研究,在教室内边讲课、边实验、边讨论的灵活方式,让学生成为课题主角。教师应对学生在计算机上机实验项目中的决策、协调、交流、理念应用及管理素质等方面进行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养成重视主动思考的习惯。
(四)CDIO模式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的教学效果是否能够达到人才培养的标准,建立严格规范科学的技能测试考核评估标准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个人素质、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实践效果融入计算机考核之中,考核评估标准应根据专业不同而有所区分,如播音主持专业要求有一定的音频剪辑能力,舞台设计专业要求掌握Photoshop,舞蹈表演专业则要求具有视频剪辑能力等。通过课程评估、教学反馈、校外评价调整CDIO的12条评估标准,使计算机基础的考核评估标准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