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三)为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首先,从家庭方面而言,应该给学生创业创造一个慢慢发育长大的环境。在美国,当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很多父母就会让自己的孩子决定怎样使用自己的零用钱,并且还有一个账本做记录,同时也会引导孩子简单了解、接触、参与股票、基金、储蓄等金融活动。孩子们的零用钱也不会白给,要给父母做家务后作为奖赏才能得到。因此,美国小孩普遍有很好的理财观念。在假期或课余时间打零工,比如通过送报纸、帮人除草之类的活来赚取外快的事在孩子们中很常见。

其次,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提供各种保障条件,扶持、帮助大学生创业。在外部有利条件的利用与争取上,民办高校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创业学生与企业的接触提供便利条件,为学生创业获得外界的资金支持;帮助学生了解并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等等。在学校自身的管理上可以为创业学生提供一切便利的条件,比如为有项目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基金;对学生的自主创业进行必要的实践指导;与当地的社会劳动保障等部门联系,积极引进专业的创业培训课程等。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实行弹性管理,学生可以一面在学校学习,一面在企业工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允许学生中途休学创业等。当学生在创业与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知识与能力上有欠缺,然后再回到学校有针对性地学习时,学校应对其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并针对这一类学生给予特殊的指导与帮助[3]

从政府角度而言,政府应进一步建立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创业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清除体制性障碍,创设良好的创业环境。比如建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培训机构,建立方便快捷的创业信息网络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支持等。通过各种舆论工具,支持、鼓励创业,宣传创业典型,使大学生敢于创业、乐于创业,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浓厚氛围。

大学生由于很少走出校园,对创业的艰苦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校园生活比较平静,缺少逆境和复杂的情况体验,于是,一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缺乏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在这种抗挫能力低下的前提下,大学生创业经历越多,积极性会越低,受挫程度越大,退缩意识就越强,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国家的政策好,而实际的表现差这种局面。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分析出大学生受挫的原因,找出克服挫折的方法,引导大学生从心理和实践两方面跨越创业障碍,最终走上一条正常的创业之路[4]

参考资料

[1]徐萍.个性品质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J].当代教育论坛,2006(1):51-52

[2]史永安.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3):83-84

[3]吴启运.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8(11):39-41

[4]纪文元.对在高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70-73

作者简介

纪征(1981—),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传播学专业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