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地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体,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汽车工业发展离不开文化作用,需要文化的促进与推动,才能成就汽车工业的发展及强盛。“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西部因其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汽车工业发展与汽车工业文化都比较落后,加之西部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是中国战略大后方,地理位置显得独特而重要。根据我国东部与西部整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国家在战略发展进程中为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大力调整发展力度,加强西部建设,致力于西部精准扶贫和“一带一路”推进,提升富裕人数量和生活幸福指数,将东部发展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先进技术等逐步引向西部,推动西部医疗、化工、教育等方面发展,以实现我国均衡稳定。“一带一路”共建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从战略地理位置看,我国西部与越南、老挝、印度、巴基斯坦等12个国家接壤,这些国家的汽车工业整体落后,可凭借其地理、资源、技术“三大优势”,战略推进所接壤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建立和谐共赢、共谋发展的亚欧东部战略格局。同时,着力加速西部地区汽车文化工业发展,突出东部和西部两大汽车工业阵营的各自优势及内部战略构架,使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均衡化、特色化、战略化。从地域性思考文化发展与文化经济推动,应在西部打造一座世界级的“汽车博物馆”,以填补西部空缺的现状,改善西部在汽车方面的科普教育、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完善东西两地在汽车技术、人才输出、文化育人等方面的体系化,实现互补、互融、互通,发挥各自优势,循环推动。
本文研究背景是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汽车工业的战略发展,和东西部地区汽车工业发展的整体构架及西部汽车工业推动接壤国家共赢发展,形成亚欧东部战略格局等客观性。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我国西部汽车工业文化发展的推进,大力培养新时代汽车工业人才,加速我国汽车工业整体战略发展,健全东西两地汽车工业的技术体系及规模,缩小与世界汽车工业的差距。本文研究结果是以规划筹建地域性汽车工业文化博物馆为人文地标,完善我国汽车工业文化战略发展格局,实现汽车工业科研探索、技术外输。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调查法、访谈法、分析法和资料收集法,这有利于对我国东西部汽车工业现状和汽车工业文化博物馆的了解,以及社会人文发展变化的研究与分析,包括对我国未来发展时期,为汽车工业人才培养和西部汽车工业战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