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我国汽车工业主要分为三大产区:东部、沿海、西部(西南为主),东部汽车工业发展最早,其次是改革开放的沿海,西部起步最晚。从地理位置、物产资源、发展前景等方面分析,西部汽车产业具备发展潜力,既能合理吸收发展先驱者的不足,又能契合新时代发展绽放光彩,开创发展新空间,全方位实现西部文化与经济的新增长。
1.东部及沿海地区汽车工业发展
从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史看,首先,率先起步在沈阳,之后一汽又建在长春,所以说东部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源起点。东部起步早、经历多、经验足,具备综合优势,因为该地区汽车工业成长拥有其他地区所不及的底蕴和优越。其次,是改革之窗的沿海地区,商机吸引着国外汽车工业的投入,变向刺激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掀起了中国汽车制造大国的新篇章。时过境迁,我国已陆续从德、日、美等国家引进一线品牌进行大规模合资生产,循序推动着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学习、探索、试验、研发,并涌现出一批优秀国产品牌,如红旗、奇瑞、吉利、长城等,这也标志我国汽车工业步入新的里程。但是,我们还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汽车发动机等高科技技术的突破程度,必须逐步处理好这个制约的短板,完全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独立化。
2.西部地区汽车工业发展
西部地形复杂,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人文等资源,地广人稀,物资富饶。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中,早期没有西部汽车制造的痕迹,后期由东部沿海地区引进与推动,选址建立汽车生产基地,拓展工业生产线,填补了西部汽车制造业的空缺,为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与力量。从发展进程看,西部汽车制造业起步晚、经历少、经验不足,处于学习成长期。从未来发展趋势看,西部汽车制造业能规避走弯路、走错路的风险,得到发达地区的助推与扶持,得到稳定而成熟地推进,其发展潜力巨大。整体而言,东西两地在汽车制造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西部处于后起发展状态,需要不断引进技术人才,加强技术研发,突破核心技术的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