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声乐与语言艺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表演系为例
2025年10月14日
探索声乐与语言艺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表演系为例
董 莹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表演系 成都 610036
摘 要:声乐艺术是音乐和语言结合的艺术,语言是声乐最重要的部分。部分歌曲除了泳叹调以外,几乎都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通过语言的表达和歌唱的技巧来呈现给听众。正确的运用语言,准确而形象地传递作品的思想情感,声乐中的文字语言是任何其他音乐形式都不能替代的。它通过生动的语言演唱,塑造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语言是声乐的精髓,声音则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体现手段,通过声乐与语言的结合,塑造着生动的音乐形象,传递着丰富的音乐情感,这才是声乐与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语言艺术;声乐语言;发声技巧;正音;十三辙;字正腔圆
声乐是音乐化的语言艺术,而声乐曲调正是对语言进行音乐化的结果。从诗化语言创作成为声乐语言或歌唱性的语言,也可以说是语言旋律化的创造。音乐与语言紧密联系、综合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活动。因为歌者通过语言的传达,可以在优美的歌唱行腔中鲜明生动地表达艺术情感[1]。尤其是在运用传统的美声、民族唱法演唱中国作品的时候,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发音技术上的差异,常常会让学生只注意到声音的技巧,而忽视了语言的学习。演唱时往往含混其词,不知所云;而有的学生却太在意咬字,演唱时将字头咬得太紧,甚至将一个字拆成好几个部分,演唱行腔时表情僵硬,咬牙切齿,破坏了音乐的美感和语言的连贯性,脱离了歌唱发声状态松弛自然的基本原则。所以,在优美旋律的衬托下,生动鲜明的语言是概括和表达歌曲思想情感、刻画人物形象和深化音乐主题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