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体育资源投入,改革体育教学体系
目前,川影的体育场馆资源匮乏、课程体系落后、体育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亟待改善。面对川影整体转型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升,必须全方位加强体育教学,强化体育教学在学生培养方案中的地位。
首先,体育场馆硬件设施资源方面极度匮乏,客观上导致能够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少,而且不系统,不能满足体育教学需求,造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都存在巨大困难。同时,以目前的体育场地资源面对2020年教育部教学评估是肯定不合格的。室外运动场地方面,金牛校区拥有田径场1座,篮球场2片;安仁校区拥有田径场1座,篮球场8片,羽毛球场5片,排球场2片。室内运动场方面,除安仁校区拥有一个职工健身房外,两个校区都没有室内运动场馆。川影体育场地硬件资源不仅不能满足日常体育教学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需求,也完全不符合川影的形象要求,更加不符合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标准要求。体育组教师在实际教学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生对于川影体育场地设施的不满情绪是比较普遍的。这个情况必须立即提上日程解决,要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近期目标是通过加强体育场馆建设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教育部教学评估,远期目标关系到川影全面转型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川影的招生吸引力。一个体育场馆设施不达标的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吸引力是要大打折扣的,这是事关川影生死存亡的大计。
其次,体育课程体系落后,在学校教学安排中地位边缘化,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体育课班级容量过大,上课安排时间不科学;(2)课程体系落后,课程项目设置不合理,学生不能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需求选择运动项目,导致众口难调,学生上课积极性受挫,课堂教学质量难保障;(3)体育课程项目少,师资力量不足。国内高校体育课目前基本上是施行体育项目选课制与俱乐部制教学。学校按照教育部对于大学体育课程的要求开设体育必修课,完成统一的必修内容(如24式太极拳、大学生体质测试等)的同时,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体育项目或者体育俱乐部进行体育课程学习。一般体育课程的班级人数在30人左右,原则上不超过35人。为了不让体育课影响其他课程教学质量,体育课排课时间原则为上午3、4节,下午5、6、7、8节,上午1、2节不排体育课。国内大学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除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田径、体操等传统项目外,近年来随着体育产业发展逐渐增加网球、健美操、跆拳道、高尔夫、桌球、街舞、健身健美、瑜伽、搏击、定向运动、攀岩、体育舞蹈、素质拓展等时尚潮流运动项目,学校体育教学不仅要满足学生兴趣爱好需求提升身体素质,还要满足学生进入社会工作需要的体育社交需求,可以说体育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交手段,掌握更多体育项目就掌握了更多社交资源。
针对目前川影的体育教学情况,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法:(1)以评促建,以迎接教育部教学评估为契机,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投入,对现有室外场地硬地塑胶化升级改造,加快规划建设新的室内运动场馆,以满足体育课程教学需求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需求,为完善体育课程体系、丰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打好物质基础,提升川影整体形象,增强川影招生吸引力;(2)强化体育教学师资团队建设,引进更多课程项目教师,对现有体育教师的学习、培训提升提供政策支持;(3)与时俱进,体育教学要全面转型,改革建立选课制与俱乐部制结合的体育课程体系,增加体育课程项目、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紧跟时代发展潮流;(4)体育课程排课时间要按照系别专业集中在同一时段,以便体育教师集中时段上课,可以同时开设多个体育课程项目,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学习需求;(5)控制班级人数,小班化教学,细化提升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在切实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在体育健康知识、体育美学、体育哲学等方面的素养,系统化增强学生体育知识,丰富学生体育素材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