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总体情况

(一)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总体情况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对权利的分配”“教师对课堂活动过程的关注”“教师的态度、观念”三项得分较低,分别只有2.68,2.67,2.61。这些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权力的分配不够合理,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完全由教师完成,很少考虑学生的建议或反馈等;教师对课堂活动过程,主要指课堂活动中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关注不够;教师的态度、观念对学生没有产生足够的积极影响。出现以上情况可能是因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虽然很多大学英语教师能意识到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几乎不可能真正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实际的教学活动很多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语言知识为基本目的,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计划者和实施者。这种权力分配的不合理可能导致教学活动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学生上课参与意识不强,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2)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上课很注重知识的传授,面面俱到,生怕有丝毫的疏忽,但他们却不太注意课堂活动中学生的感受,比较忽视学生的反馈意见。这往往造成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学生情绪消极,无精打采。(3)大部分教师在课堂内只管讲授书本内容,几乎不会谈及有关政治态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话题。然而,要让学生具有健康完善的人格,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外,必须注重用自己的举止言行、态度观念等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此外,这三项都具有较高的标准差,说明学生在这三方面看法有一定的分歧。

“教师倾听的方式”和“教师内在的情感状态”在所有项目中平均分最高(分别为3.97和3.96),标准差较低(0.48,0.5),这说明学生较一致地认为大多数教师能很认真地聆听学生的发言,并用身体动作(如点头、微笑等)对学生的发言表示鼓励或尊重,不会因为学生表现不好而显露出些许的不满或不耐烦。在“教师内在的情感状态”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精神集中,精力充沛,饱含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