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语境下语言个性化表达研究及教学中的运用

融媒体语境下语言个性化表达研究及教学中的运用

韩 辉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播音主持学院 成都 610036

摘 要:本论文通过相关的分析,发现传统的表达方式和语态已经不能适应融媒体语境的要求,市场需要新的方式。于是通过对时下流行的几档融媒体平台的节目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思考,针对性地分析了《金星秀》《奇葩说》《晓松说》《朗读者》中相关表达的个性化色彩,提出了幽默、有序、亲切、感人的表达风格。根据教学中的实践,设计出了相应的训练题目,并结合相关的练习材料进行了一定的总结性研究。在未来的融媒体环境下,表达方式会怎样的个性化,究竟会走向何方,也许始终是业界和学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融媒体;个性化;教学训练

毋庸置疑,现在的媒体表达语境已经在融媒体的迅速发展下做出了深刻的改变。过去单一的传统新闻的高压语境和普遍认可的正在全面流行的亲民风格正在不能完全满足受众的需求。很多媒体节目,特别是在融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开始了从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到整个节目的风格转变。不难发现,时下引起热议受众较多的《金星秀》《奇葩说》《晓松说》《朗读者》等都是语言风格和内容做到自我为主、个性明显的节目。它们或幽默风趣,或伶牙俐齿,或娓娓道来,或感人至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再是无个性的亲民。关于融媒体的定义现在说法较多,认识也略有不同。在百度中给出的定义是: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笔者认为,合理但不是很全面,因为忽略了面对的受众。但我们也看到这个定义中反复强调了“融”这个字,所以,融合、融汇是未来的大趋势。

当世界成为“融合的世界”,我们的节目应该怎样呢?这对于业界和学界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不是走向相同,而是别的更加不同,更加个性化的呈现。因为没有了媒体本身的不同,这个原本天然的屏障被取消。比如说以前看电视的人可能不爱看报纸,听收音机的人可能生活没有家里有电视的人富足,平台的受众是自然而然的分割开的,而现在这个定式已经被打破。一个普通的受众,他可能在开车去工作的路上听一下音频节目,然后在中午工作休息间歇刷一下文字信息,晚上回家陪家人看看电视节目。不难看出,受众成了统一的受众,人群是还有分界,但是,媒体对他们的分界影响已经弱化了。所以,不是平台的竞争,而是每个节目对全平台节目的竞争。那么就需要每个节目成为唯一性极强的节目,使受众在海量的节目中一眼看出,并且成为忠实的粉丝。我们学界在教学中就应该不断强化学生们融媒体环境下做节目的唯一性,无论编导节目的意识,还是主持节目的风格都要是独具特色、标签性强。基于主持人的角度,笔者认为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语言基本功和专业课的各种节目训练外,必须加强学生语言表达风格的个性,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表达强项,并且不断强化自己的表达风格。从目前颇受欢迎的《金星秀》《奇葩说》《晓松说》《朗读者》这四个节目中,就可以给我们的教学很多启示。不谈其本身节目的个性化,只谈主持人语言风格的个性化,可以总结出幽默、有序、亲切、感人四种语言风格。这四种风格在节目中是可以交叉互补,甚至做更多延伸的。不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先培养好学生这四个风格的语言特征,再针对每一个学生自身条件的不同来进行个性化的语言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