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活动实践如何进行创新
对于播音主持专业而言,“以赛代练”是实践和理论更好结合的一种方式,鼓励学生多到实践中去积累经验,总结得失,在校的艺术活动已不再是校园内的自娱自乐,更多的是以搭建、引荐、自荐的形式,让更多校外专业性强的人加入进来,让校园里的学生“大开眼界”,找到专业努力的方向。
在比赛内容上既考查基本功,又联系实际,全方位了解学生综合能力,例如,“播音大赛”中初复赛比赛内容分别设置为自备一分钟新闻播读、急稿播读加即兴评述。考虑决赛舞台效果,在初复赛中特别通知选手需按照上镜要求进行着装准备,突出比赛专业性。从比赛的内容上看,初赛和复赛主要是考查比较选手的基本功,在急稿播读结束后的即兴评述一直以来都是很多选手的短板。其主要原因有:对新闻和新闻评论了解得太少;对即兴评述的恐惧和不自信。从中能看出,学生在广义的新闻储备上太少,课堂的教学内容上涉及或深入得太少。
播音大赛采用新媒体报道方式对比赛全程跟踪记录,让学生、教师及选手亲友团第一时间获取比赛最新资讯。每届学院杯比赛亲友团的力量无比强大,因此,这也成为学院杯的一道风景线。大赛导演组保存了初赛和复赛比赛中所有音视频及文字资料,以便复审和赛后总结使用。
决赛分为先声夺人、突发消息、直击现场、述说新闻四个环节。从考察基本功的新闻播报、通讯播读,到考察现场应变和角色把控能力的主播现场连线、现场报道,再到考验选手综合素质、拓展实力的数说新闻,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展现了应用型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与塑造,更体现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趋势下对播音主持人才的要求。
从大赛联系到实际,选题是新闻报道的首要环节,其好坏与否决定了新闻价值的高低。具体而言,对电视新闻选题进行创新,必须改变传统的依内容为据进行选题的习惯,改变新闻主持人传统的平白直叙的播报方式。通过报道事实,让观众及时了解欲知未知的信息,对观众的行为、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电视新闻拥有的两个主要功能,要发挥这两个功能,电视新闻选题就需要在广度与深度上下功夫,努力追求权威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在日常工作中,媒体从业者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不同群体中寻找典型人物和事例,要求其具备浓厚的时代气息、生活气息,具有激励、鼓舞、示范以及引导作用;而对于批评性选题,首先要表述正确立场,遵循反映真理、坚持真理的播报原则。强调贴近性是为了更好地接近受众,争取观众;强调喉舌性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党政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