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把握明暗关系和色彩关系
风景色彩写生并不说是照搬自然物象,实质是对视觉关系的表达。我们所描绘的物体在围绕它周围的光线和空气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非常特别的视觉表现,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我们要表达的一个依据,我们会根据所看到的物象的明暗关系、色彩关系、虚实关系等等来确立画面上的关系。
户外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差异之大,引发画家创作热情的色彩意境可能瞬间即逝,这就要求画家对光色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在创作之初,快速地抓住心中第一直觉,迅速地铺开符合自己感受的大色调,一气呵成。现实中的景物颜色往往很复杂,需要进行主观的概况、取舍,主观地找出形体的转折,表现出空间来。在概括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既要保持画面的整体统一,又要在色彩的表现上体现出微妙的变化,对作画者来说是一个考验。比如,当我们描绘一片树林,感觉是一片绿色,但其中实际又蕴含着红色、橙色、褐色等丰富的色相变化,我们必须找出这些绿色中的变化,区分是明是暗、是纯是灰,表现出细微的色彩层次,而且还要统一在整体色调之下,有时一不小心就会使画面色彩显得生显得燥。在画面色调的把握上,当意境的营造不容许存在太多的色彩变化时,需注意用拟定的光源与环境色的影响来描绘表现物体。比如,黄昏时,整个画面色彩偏暗;阴天时,整个偏冷等等。学会观察并表现环境影响下的色彩微妙变化,是提高风景色彩绘画水平的重要手段。当面对大自然缤纷的色彩无从下手时,应该大胆尝试用概括的色彩组织画面,在概括的基础上做细节上的深入,通过反复的练习,领会色彩在画面中发挥的作用,提高色彩表现技巧。
当我们被眼前的美丽景致所打动,急于要将其描绘下来时,它可能是一片灿烂的云霞、可能是一组俊朗的群山,也可能是眼前一株带有意趣的枯枝,总之,它会形成你所构画面的趣味点和中心,由此展开画面各个关系因素的描绘。这个中心点是你刻意要去表达描绘的,确定它的色彩和明度应该是你整个画面其他色彩和明度的出发点和参照。对于整个画面的色彩和明度的跨度范围,你会根据你的意图自己有一个预设,并且其中哪里色块是最亮、最暗、最纯、最灰,在画面中的布局构图,心里有数。光源的方向、光源的颜色和光源的强弱都是你经意或是不经意要明确的,它对画面空间的建立,色彩的应用都是有指导意义的。画面对比强烈的地方往往是引人注目的地方,是视觉的中心,对比弱灰的部分往往是烘托主题的部分。
画家就像一个指挥,指挥着画面的每一个音符——色块,每一个色块在画面恰当的位置都有其恰当的色相、明度、纯度,共同构成了和谐的画面[3]。哪一个运用得不恰当都会在画面中跑调,显得不协调。因此,整个作画过程都要把控好画面整体关系,在最初建立的符合自己意图的简洁概括的大的明暗色彩关系上去发挥去深入,并且保持好这种整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