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操作课堂——进阶性

(二)实践操作课堂——进阶性

1.调整考核模式

为了让师生更好地参与到实践操作的教学与实践中,实践操作课堂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调整考核模式。采用比例式考核方法。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目标,将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按照一定比例组合,作为考核的最终成绩。解放学生思想,发挥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以及培养学生大胆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教师大胆地进行实践性教学。例如: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是接触照明的初级阶段,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技能的学习阶段。该学期考核方式是:理论成绩60%+实践操作成绩40%=最终考核成绩。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是实践运用阶段,考核方式变化为理论成绩30%+实践操作成绩70%=最终考核成绩。大三是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阶段,实践操作成绩50%+作品创新评价成绩50%=最终考核成绩。

2.任务驱动模式——片段模拟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现当代中国教育的主流模式。该模式可以很好地达到强化知识的目的,但是,很容易产生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在课程改革中,对于传统的任务教学驱动模式进行了调整,既达到了强化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水平的教学目的,同时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片段模拟。要求以光线设计为核心,无论演员服化、场景布置还是拍摄方式和剪辑方式等都要进行最大限度的还原和最高精度的模拟。这就要求学生要以“光线艺术”知识为核心,将相关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综合运用。在模拟片段的过程中,教师采用“放手式”教学,发挥学生“自立学习”的能力,自主计划,自主安排。在后期成片分析中,先是自我发展问题,再是教师分析,这样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摒弃了传统的教学单一化和模式化,让学生综合、个性地学习。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因子,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打造创新型人才。

3.探索引导模式——假定景的实地展现

探索引导教学模式是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所提出来的,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创新运用能力。

根据教师提出或小组设定的环境特点、氛围感觉,分析出在该背景下光线形式和特点,并将在自己脑海中所构建出来的光线画面实地再现出来以及做相应的照明设计阐述。这样的实践内容相比片段模拟,加大了学生个性因子的释放,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解放思想和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4.原创作品

原创短片是每一个影视艺术院校对学生学业成果的最终检测,也是学生专业所学的成绩汇报,是光线艺术专业教育的重要阶段,一方面考核了学生对于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反馈出教学水平。大学三年级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进行大胆的照明设计,进而将一批有特点、有想法的学生短片作品送选参赛,这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热情、鼓舞其斗志具有重大意义。在参赛过程中,学生能够和其他院校甚至国外院校的同仁同台竞技,在互相学习中开阔视野,专业水平也能有效提升。当然,我们教师也借此机会了解到当今最新最前沿的行业资讯,我们的教育工作也可相应地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