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具有平等性和真挚性
2025年10月14日
(二)语言具有平等性和真挚性
在平常的交流中,辅导员要多使用第一人称。比如“我们班、我们同学、我们大家、我的学生们”等等,让学生有一种归属感,产生一定的主人翁意识,觉得辅导员和我们是一起的,我们是一个整体。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遇见任何事情要先问其原因,听取学生的想法,再对事情进行处理。让学生感觉到辅导员是在平等地和他谈话,是一种循循善诱而不是直接的批评、责罚。因此,辅导员在和学生交往中笔者认为语言要注意有平等性,让学生感觉到受尊重。
“诚”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同样“诚”也是人与人交往中重要的桥梁。那么辅导员和学生之间“诚”的桥梁在哪呢?就是语言的真挚性。在与学生交流中要有真情实感,具有真挚性,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是真实的想要帮助自己,而不仅仅只是管理自己。辅导员在教育引导学生时的一言一行都是辅导员的人格魅力的直接体现。所以,具有平等性和真挚性的语言在辅导员进行学生工作时是一种高效的工作方式,而这恰恰也是能够得到学生认可和尊重的最有效的工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