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文化功能分析
博物馆主要划分为三个区域:科普教育、展示陈列、娱乐服务,三者之间既有交集,又有互补和互融。对于汽车博物馆而言,其中展示陈列是最为重要、最为主要的一项功能。北京和上海汽车博物馆功能划分科学有序,形成一条完整的知识体系链,并将藏车全部合理布局、展示陈列,有助于观赏、学习、研究,能体现在各工业年代、技术瓶颈等方面,引起参观者的全面认识和了解。加之多功能体验厅的科技辅助性,在一定“体验消费”中,能有效加深参观者的感触。成都三和老爷车博物馆表面具备了这三大功能,其实不然。首先,由于场地、政策、资金等受限,与之对应产生的文化理念也受到一定制约,导致在设计及功能划分上存在缺陷。比如,一楼的展厅陈列区,占地2000平方米,200辆藏车仅展示了50余辆汽车,其余150辆全堆放在仓库,采用定期循环更换藏品的模式运行,缺乏完整性、体系化,参观者吸引性减弱。其次,功能体验区是激发参观者好奇心、学习兴趣的地方,也是一个产生科技体验消费和感受的重要场所。该馆没有设置功能体验区,而将50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设计为儿童游乐区,唯一的感官体验仅停留在“多媒体影视中心”。最后,是科普教育科研,该馆针对汽车历史、文化、技术、设计等方面设立了“汽车研究院”,位于博物馆二楼,占地太小,仅有65平方米;藏书馆有汽车相关藏书5000余册,占地80平方米。成都三和老爷车博物馆的选址规划在汽车销售园区内,道路交通不畅,品牌标识隐蔽,不是开设博物馆的最佳选择,也没有地标性建筑物彰显文化特色。
通过三地的实地走访调研,小结如下:第一,民办博物馆从私人情怀、兴趣爱好出发收集、收藏老爷车,后期引发博物馆修建的想法,个人主观占主导,而与公办博物馆的出发点不同。第二,民办博物馆缺乏系统规划设计,更缺乏市场分析与未来预测,定位不准;公办博物馆经过全方位系统分析论证,具有先进文化理念,定位精准。第三,民办博物馆缺少政府政策和资金等支持,资源整合力度不足,势单力薄;公办博物馆由政府牵头,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得到最大化优势。第四,从产学研看,民办博物馆缺乏科普教育发展规划及地域定位,没有形成科学体系化;公办博物馆结合历史发展现状及地域情况进行考察、调研等综合举证,形成科普教育的科学体系。第五,受欢迎、吸引程度,民办博物馆内的参观者参与性不高,因为科普性不足,平面立体、动态及静态、三维及多维等方面展现力差,导致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的交叉融入性弱化,不能带来参观体验的震撼、刺激,而与公办博物馆相比,反差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