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教育现状

(二)影视教育现状

近年来,一方面,我国影视艺术教育有长足的进步和快速的发展,成为各大高校竞相开设的热门专业,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专业分布上都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另一方面,电影生产一线的电影人纷纷叫苦人才短缺影响作品质量的问题层出不穷。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冯小刚就在微博上表示:“将与成龙、张国立一起建立影视技工学校,用于专门培养化装、服装、道具等中国电影幕后急需的基础工作人员,为中国电影产业增添新力量。”一线电影人的大声疾呼凸显当前我国影视教育的短板,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专业人才匮乏

导演贾樟柯在2016年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表示:“中国电影教育的针对性和供给能力,与高速增长的市场规模是不相匹配的,特别是专业型的人才,比如剪辑、录音、美术、灯光和摄影等。”当前我国影视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工业体系薄弱,总体制作水平不高,尤其是摄美录服道化及后期制作的专业人才匮乏,导致适应电影工业大发展人才严重不足。究其原因,影视教育需要大量的设备和资金投入,国内许多高校虽然设置了影视相关专业,但投入不高,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多半处于业余训练状态。师资建设片面强调学位及学术能力,实践型师资力量不足。纵观国内高校的影视教育,综合性大学大多以影视文化研究为重点,主要集中在影视评论、影视研究方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严重缺位。

2.教育发展不平衡

突出表现在分布上的不平衡,影视教育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影视专业高校均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影视教育资源缺乏,仅有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其余均集中于综合类大学内,专业性不足。从总体上看,西部影视专业设置单一、办学结构较松散、专业教学不足。此外,还表现在影视专业教育与普及教育不平衡。影视艺术教育的全面普及是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捷径,也是提高我国影视艺术创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当前,影视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也未达到普及的程度,中小学的影视教育多为零散状态,影视教育的社会价值还未得到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