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IP剧的特点
IP剧的以下这个特点正好满足了网络时代用户的消费需求。IP剧原创多来源于网络。
IP剧大多是从小说改编而成,故事中人物、故事发展情节、剧情叙事手法、IP剧中画风风格等因素大多来自作者的建议和网络用户参与互动所受启发。很多改编成IP剧的热门小说在小说出版时就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群,为收视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时网络用户更愿意接受自己熟悉的故事,更希望看到自己熟悉的故事在荧屏上再现,找到一种亲切的共鸣,满足情感上的满足。《琅琊榜》由海宴的同名网络小说改编。早在2007年于起点中文网上进行连载刊登后,《琅琊榜》就获得当年历史类年度网络最佳小说、网络最热门点击等成绩。大量网络用户在改编之前已经非常熟悉这部小说,当这部作品被改编成IP剧时对网络接受起来而言就变得非常容易被网民接受了,而且也自然而然成为其粉丝了。
IP剧角色源于网络,IP剧选材是网络用户非常熟悉的题材,IP剧剧情角色的选择和发行都开启了一场自上而下基于网络平台互动的形式。IP剧一般都是由一部已有粉丝基础的小说、游戏、动漫等题材改编而来,依靠原著粉在网络上进行话题展开和铁粉的支持,有了这样的基础,更多的网民对其发酵。对这样一部IP剧而言,网民提前知道了很多信息,也让网络用户多了参与感,感觉自己也成为IP创造人员的一部分,有了主人翁的感觉。IP剧在未上映之前便有了很多了解,他们会更期待作品上映,这使网民具有参与感意识。同样,被大家所熟悉的网络游戏一旦改编成IP剧也具有相同的模式和固定的手法,网民容易接受自己熟悉的游戏改编成IP剧。
IP剧的播放渠道多样化。IP剧制作好以后,因为互联网有了更多的播放渠道,相较于传统电影电视而言,播放更加方便快捷,渠道也比传统媒体更加多样化,因为互联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观众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进行观看,不会受制于传统媒体固定的播放时间。
IP剧反馈渠道即时化播放渠道的增加和网络平台的互动性,网民很容易通过在线交流、观影弹幕、互动留言、主要演职人员博客等方式与创造团队进行互动。网民能够即时迅速进行交流和反馈,便于剧组即时知道受众的需求口味,观众也能更好地满足观看IP剧的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推进,娱乐平台借着互联网新的发展模式,从最初的节目选材到角色的确定,整个过程开启了观众的积极参与。由于有众多的粉丝,使得收视率就有了基本的保障,这种基于互动的平台使得IP剧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