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传道、授业、解惑”谈教育制度

由“传道、授业、解惑”谈教育制度

刘会玲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基础教学部 成都 611331

摘 要:本论文讨论的是现代教育的反思,教育是一个宽泛的议题,不仅限于制度、高校建设、老师的授课。本文以韩愈的《师说》为引子,先从老师授课的古今之别、东西之别来讨论中国近现代教育的普遍问题。之后由老师授课引申出教育制度、高校建设以及教育的演变等问题,限于篇幅本文并没有深入地探讨上述问题,只为通过浅显的探讨这些问题,大致地说明一下中西文化及教育的融合,教学中“传道”和“授业”的选择。

关键词:传道;授业;解惑;高校;西学;制度

中国的教育问题不能就中国而讨论,今天的教育问题不能就今天而讨论,教育问题也是历史问题,而且不仅限于中国历史,中国是世界的一分子,所以,也是世界历史问题。中国的现代教育形成主要是受下列几个时期的影响。

1.19世纪末的中英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2.清朝覆灭,五四运动之后。

3.美苏冷战背景下,现代军工高速发展的阶段。

4.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之后。

人口结构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都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的现代教育,但这些问题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师道”这是一个在中国既崇高又严肃的词。“道”在中国文化中是个很有分量的字,轻易不得使用。在日本有茶道、剑道、武士道,而在中国却少有哪个崇高的事业配得上“道”,既然“道”有这么高的地位,尊师重道也就理所应当了。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也正是千百年来人们普遍认为的为师之道,然而今天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与古时大不相同,古之“师道”在今天是否也适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