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网络监管、提高校园发声者的公信度

(四)加强网络监管、提高校园发声者的公信度

法学学者卡普费雷曾说:“当公众对一切都无法相信的时候,那么他们就会相信一切。”[5]网络舆情事件中因高校的信息透明度与公开度差,信息发布不及时,而多数信息为一面之词且来源网络,其真实性难以辨别等原因,导致学生对信息的认识造成一定的偏颇。一旦学生被网络信息主导意识,那么对于迟到的校园发声者的公告与解释将会持怀疑的态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发声者的公信力会被削弱,加剧了学生对学校发声者的信任缺失度,从而在以后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无法抑制学生对信息的传播。因此,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十分必要,事件舆情爆发前后校园信息管理者要及时在网络上进行监控,了解其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找准时机对网络舆情进行相关的引导与控制,时时更新事件的相关解决方案,让学生对学校发声者恢复相关的信任程度,提高校园发声的公信度。网络舆情的控制关键在于从网络源头控制传播,加强网络的监管,因此,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在学生大量使用的微博、微信、QQ及网络社交平台里对发布的网络信息进行各种筛选、过滤,并在第一时间对突发的网络信息进行追踪;开班会统一强调网络违法、违规机制完善的处理方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文件要求,让他们明白恶意制造、传播校园网络事件能够被学校相关明文规定约束与惩罚,有效的从源头上遏制恶意网络事件的产生,减轻危害。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相关发声部门不能仅仅采取以“堵、删、封”的手段作为事件爆发的处理措施,这样将进一步激化网络舆情。而高校相关部门作为学校信息资源的最大占有者,在网络舆情的萌发期,学校相关部门就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利用网络平台对事件进行积极的跟随与报道,将最全面、最准确的消息及时、快速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网络谣言的事件有清楚旳认知,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并拒绝为网络舆情的传播提供机会,把校园网络舆情控制在平稳状态,维护学校与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