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辙的归类
2025年10月14日
(四)十三辙的归类
1.根据汉字中合辙押韵的规律分为十三个韵辙[6]。
(1)发花辙:如“a ia ua”
(2)一七辙:如“i ü -i er”
(3)梭坡辙:如“e o uo”
(4)乜斜辙:如“ê ie üe”
(5)姑苏辙:如“u”
(6)怀来辙:如“ai uai”
(7)灰堆辙:如“ei ui”
(8)遥条辙:如“ao iao”
(9)油求辙:如“ou iou”
(10)言前辙:如“an ian uan üan”
(11)人辰辙:如“en in un ün”
(12)江阳辙:如“ang iang uang”
(13)中东辙:如“eng ing ueng ong iong”
2.每个辙口都具有不同的归韵收音特点,但其中仍有相类似的共同规律
(1)直出无收类:也叫无韵尾类,概括了所有的单韵母与复韵母中的后响复韵母ia、ie、ua、uo、üe,如果是单韵母,那么它必定是韵腹。所以,无论是单韵母还是后响复韵母都在发韵腹后保持口型的不变。
(2)收归母音韵尾i、u、o类:这一类主要包括uai、ui、u或o的韵尾,概括了复韵母的前响ai、ei、ao、ou与中响iao、iou、uai、uei两类复韵母。从结构来看,只有i、u、o三个母音音素处在韵尾的位置,因此,在分别延长字腹aoe之后再分别过渡或收归到iuo的位置。
(3)鼻韵母n、ng类:包括前鼻韵母4个(an、en、in、un)和后鼻韵母4个(ang、eng、ing、ong)。前后鼻韵母由于鼻音是颤动声带的浊音,因此,根据歌曲或唱段的需要可以延长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