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景和道具的舞台美术节奏
布景包括布景制作、加工、绘景和装置等一系列艺术和技术部门[15]。布景组合乃是由强调、稳重、和谐、层次、平衡等几种技巧而达到一个直觉的快感的线条,形体和形状的运用。
导演的组合比一个画家更难,图画组合是二度空间,舞台的组合是三度的,除了上下左右之外,还添出一个前后,这样的画面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他比画家多了一个实际的深度[16]。
舞台通常为了演员走位的明确性,把整个舞台分为九个区位,但并不是在演出时所有区位都被用到,有时因为布景形状的关系会把一两个区位省去,“各出戏的动作不一样多:笑剧、情节剧动作多,区位的变化自然增加;悲剧和高级喜剧以言语为重,动作减少,区位间的变化自然减少”[17]。
如果演员在每一个区位上站一次,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强弱的顺序:1>2>3>4>5>6>7>8>9,演出效果逐渐递减的,789这三个区位通常用作本场演出不重要人物的站位,因为它们太弱而不吸引人的注意。如果导演把一部戏的关键人物放在这三个区位演,就很难让观众产生近距离的接触。有时导演把沙发和书桌放在这三个区位,而演员上场是根据布景来走位的,主要的动作与这些道具有关,那么演员离观众会远远地分开就显得生疏了。还有的导演不注重这种布景节奏的组合,把道具直接放到789这三个区位上,而且要求演员提到台前来表演,硬生生地强迫演员与观众拉近距离,这就和后方的道具脱离了关系,变得格格不入。这样也是不正确的。
舞台布景的节奏在于视觉上,虽然它不像听觉那么明显和直观,但是,在一定的视觉过程后对心理仍然能产生不同的节奏。舞台空间具有物质和艺术的假定两重性质[18],如果布景上只有一桌二椅,那么观众很明显就联想到戏曲艺术。这种艺术的节奏是靠“锣鼓、梆子、京胡、唢呐”这些乐器完成的,会有一个从视觉到听觉的转换,视像感就有了,自然节奏就在观众心里产生了;如果舞台上大幕拉开,上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家具,甚至茶几上放着茶壶、烟灰缸这些小道具、柜子上的旧照片、实木的家具、古典的窗帘、立地式的大钟,一看到这样老式的布景就很具有写实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布景艺术必须是真实的[19],在节奏上给观众的感觉是和谐宁静的,时代背景清晰可见。表演艺术是主体,是核心[20],如果演员的表演情绪高涨,台词对话矛盾冲突激烈,展现新势力与旧势力的碰撞,这就和室内的道具布景摆放形成对比,节奏感也会应运而生,演出效果明显加强。话剧《雷雨》就是用的这种舞台布景摆设来衬托出时代背景,使观众感觉在这个家里很压抑,透不过气,而蘩漪这个角色就是要冲出牢笼与封建家庭抗争,这就形成了舞台布景与人物性格之间的反差,使矛盾冲突更加激烈。
从布景道具摆放来看,每一个区位都有其特殊的象征作用,从一个区位到另一个区位间的转化就成了导演处理人物关系、场面调度一个最有力的表现手法。从每一个区位的强到弱,明到暗都是为演员调度服务,同样舞台调度就能更好地为内容服务。如写一部有关解放战争的戏,一个共产党员是安插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下工作者,在开场时放在7号位,这是个不太引人注意的地方;后来由于他头脑灵活当上了首领,站位就被提到了中间的2号区位;等到抗战胜利,任务完成时使他站在舞台最显眼的地方1号位,这样对人物不同时期,不同地位的刻画通过舞台调度和布景组合就明显了。
导演可以组合布景和道具的变化,也可以实验在位置的尺度不变的情况下,对其形态产生影响。例如:在一幕医院的场景,把一个病床放在5号位,病人坐靠在病床上,那么右侧必定有演员与之相适应,这样在舞台上就不会偏台,而且结合在这场景节奏上处理的实际因素,6号位和2号位可以设定有探病的家属和朋友。至于人数是可以用来突出病情的一个暗示,比如病床旁只有一两个演员,那么带给观众的节奏就会是这样的,病人的病情很乐观,只是几个人之间在叙旧和对话;如果病床左右两侧围了一圈人,那么这个舞台布景带给观众的内心节奏就明显了,这个人已经病重甚至故去了,通过对节奏在布景道具上的处理,演员和导演能更好地为演出服务,观众也就会看得明白。
“强调可以有区位、高低、姿态、焦点、空间、重复等方法中任何一种或多种并用而达到。”[21]导演在层次的高低处理和角色的站位关系,在写实主义戏剧中一个角色站位高出其他人就会吸引观众的目光。
对于舞台布景和道具(是指演员所直接运用的器具[22])的摆放来说还要有稳重感,这符合人的审美情趣。在《原野》这部话剧中,导演对舞台上布景的描写是这样的,左边是房子的一个角,有门和窗方便进出,右侧舞台用栅栏围起来的一个玉米堆,正中间有一些农民用的工具,房子一侧还挂了一些农产品像玉米棒、辣椒,整个布景给观众的感觉是对称不偏台的,导演这样的布景摆放既能使演员能在左边的屋里进进出出,也能在右边的玉米堆上谈笑风生,舞台节奏平稳合理,演员的表演就能被放大,走位也更灵活多变。
布景在色调上面也是能够突出节奏的变化,布景的平衡不能靠演员的站位来抵消,这样人物的站位才不至于受到背景的影响。布景如果在前一场是以白色和一些雪景为主,那么就要后一场在室内里完成,炉火通红,角色喝着热水,这样节奏就冷与热之间形成了对比。舞台美术的核心任务是以外部形式来揭示剧作的思想和人物的内心世界[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