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目标的差异
2025年11月27日
三、小说阅读目标的差异
中国古人的阅读目标缤纷诗意。汉代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把人的成长和读书紧密联系在一起。唐代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指为了把文章写好而读书。古人风雅,我们似乎可以把古人读书的目的归纳为:读以致知、读以致用、读以修为、读以致乐。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把阅读当作随时要提及甚至布置的内容,孩子阅读,更多的是为了学业进步。也许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也许是如今社会竞争压力所趋,如今,我们教育孩子读书,规定每天必须阅读半小时,一个月必须读完一本小说,读完后要考试,还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等,好像读书是为了完成任务。大部分学校的小说阅读教学,更倾向于学生理解感悟、融入情景,更侧重于掌握内容的思想内涵,可喜的是,逐渐有阅读策略在小说阅读课堂中出现,如鱼骨图、泡泡思维导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清小说情节。
美国教师让孩子阅读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技能。笔者研读了美国小学高年级的Trophies教材,并和有美国教育教学经历的外教做了交流,同时阅读了《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发现美国教育更倾向于让孩子通过阅读掌握一些方法和技能,使学生日后能更好地独立阅读、深入思考。他们更倾向于教育孩子学会借助思维导图提升构建框架,从发散性思维走向组织性思维,激发学生大脑的无限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