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型选修课程中传统文化的创新、中外文化的碰撞

实践型选修课程中传统文化的创新、中外文化的碰撞

张婉玉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精神内核和文化意义博大精深,既有平实的底蕴、精巧的技艺,又有高情远致、诗情澎湃。所以,虽然时代飞速变化,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我们仍能从这些文化里学习借鉴、推陈出新。本文从苏州外国语学校国际二部实践型选修课程中传统文化的创新、中外文化的碰撞的角度切入,探寻文化的学习特点。分别讨论生活技能类、社会探究类、自然科学类实践性课程的实施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成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型课程;外国文化

实践型选修课程打破学科界限,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多样化课程。这一系列课程注重转变单一的知识传授方式,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创新学习。在这样的探究学习中,学生们也在了解、感知、思考其中的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积淀既能浸润学生的心灵,也能让学生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西方文化也有璀璨的部分,其对自然现象的探究、辩证性的思考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其中的饮食文化、家具设计等也是初中生可以探究的方面。教师团队从自然、社会、学习、生活等方面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挖掘、探究,结合学生的认知和能力范围,开设实践性课程。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因此国际部初中生的实践型选修课程大致分为三类:生活技能类、社会探究类、自然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