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替换学具,创新
课堂教学,提高
学生科学思维
教材活动建议的学具通常具有普遍性、常见性、生活性等,实际教学时,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替换一些更适合学生的学具。通过有效的课堂组织,促进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培养他们一定的科学思维,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测量》单元第4课《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是在前一课学生发现“用手来测量”(图3)的缺点是“长度不固定”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体验使用固定长度的不同物体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的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学具的选择非常自由,教材建议了橡皮、回形针、小棒、小立方体等,但橡皮这种学具对学生完全没有吸引力,且不够硬,使用完橡皮头部会变圆;回形针的两端是弧形,长度不够固定;这几种材料的长短区分度也不够大,不易得出明显差异的数据,不利于分析。因此可以替换为其他同样常见易得,但更有结构的新学具,如长短不一的木条、塑料片等组织教学。部分课堂教学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