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高中生物教材宏观比较

(一)中英高中生物教材宏观比较

1.教材组织结构比较分析。

人教版教材每节都由一个“问题探讨”引发学生兴趣,并引出这一节内容。“问题探讨”一般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或者是和其他学科结合的常识或案例,在这一部分还会配上相应的图片或者表格,使问题更清晰有趣。随之由“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本节聚焦”部分帮助学生掌握这节内容的重点。内容按知识点分类,并配上相应知识点的“思考与讨论”,让学生了解自己是否及时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有时还会有“与生活的联系”,或者“知识链接”和提问,让课本不仅仅只有枯燥的知识点,还有知识的引申,让高中生物更生动、更贴近生活。在相应章节还会配上相应的实验。最后每节都会有“练习”,并且按难度系数分为“基础题”和“拓展题”,更方便学生检查自己对这节内容的学习情况,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英国剑桥版A-Level教材着重于知识的科学及全面性,章节标题后就是本章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明确这章具体要掌握的知识点;然后接着一段引言、正文(主题一、主题二……),中间穿插“问题”,再到“章节总结”,最后“章节习题”。

两版教材从总体来说都是有清晰的设计理念的,但是出发点略有不同。剑桥版教材知识点更全面、更深,重视高中和大学的衔接,但内容相对枯燥,知识点分类不太清晰,逻辑也不适合中国学生学习;人教版的教材语言更口语化,更接近生活,较生动有趣,但是知识相对较少。

2.教材内容比较分析。

(1)我国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先介绍基础内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然后用实验鉴定生物组织里的物质,先介绍怎么鉴定,然后一一介绍。具体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生物内容体系

在内容上,先介绍组成生物的元素和化合物,为学生奠定一定的基础知识。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大分子重要性,先介绍有机物,从最重要的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到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最后介绍细胞中的无机物。将第一个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放在介绍的所有物质的前面,引起学生对于物质本质的兴趣。在介绍完核酸之后,教材又设计了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如何分布的实验。

(2)剑桥版A-Level生物学教材第二章内容安排如表2所示:

表2 剑桥版A-Level第二章生物内容体系

这章介绍了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核酸在另一章介绍),碳元素是生物分子的基本元素。这章还解释了小分子物质(比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是如何合成大分子有机物的。我们都知道生命离不开水,所以理解水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这章同时强调了分子间的关系及其功能。有些知识点会在后面的章节介绍,比如血红蛋白在气体运输中的作用、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及免疫中的抗体。学生需要用本章学到的知识处理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问题。

两本教材在内容上的比较:人教版教材是从基础知识点着手,然后开始介绍大分子物质,先是有机物,然后是无机物;英国剑桥版教材先介绍糖,然后是脂质、蛋白质、水,并且知识点偏向生物化学,更全面、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