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在阅读中理解文字之意
2025年11月27日
(二)绘本阅读——在阅读中理解文字之意
绘本中有着趣味无穷、百听不厌的故事,面对自己喜欢的图书,孩子们会不厌其烦地翻阅。绘本图大字少,并且一些固定的词汇、语句会不断重复,这就使得故事的情节很好预测。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我们在园内各区域放置了大量图文并茂的绘本,并摆在幼儿容易取放的位置,让他们自由选择、自主探索。
每当笔者在读绘本的时候,笔者都会和孩子共同讨论绘本中的精彩内容,让幼儿通过绘本中的画面来猜测书中的文字,用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有一次外面的天气突然发生变化,“下雨喽!”孩子们跑进活动室告诉笔者。这时笔者意识到可以结合这件事,让文字“雨”进入他们的脑海。于是笔者让孩子们马上把雨滴用蜡笔画下来,然后把孩子们的作品进行集体分享,多数孩子都是用断断续续的短线来表现雨滴的画面。通过观察作品,笔者发现孩子们在艺术层面对雨滴已经有了形象的感知,然后笔者有意地把“雨”字画成一幅画,下面写上“雨”,还没等笔者揭晓答案,孩子们一下子就说出了“老师,这是雨字”。当孩子们这些宝贵的兴趣点被老师及时捕捉到,也就成了我们进行汉字学习的重要契机。就识字和阅读的过程而言,识字是乏味的,而阅读则是充满快乐的,在绘本中阅读认字比单独认字更加有趣,所以笔者在班级的图书区顺势找了一本关于春雨的绘本,让孩子们在绘本阅读中真正体会到文字的意义,在与文字每一次快乐的接触中渐渐熟悉中国的汉字,使他们对汉字逐渐敏感、逐渐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