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课程结构的创新
2025年11月27日
(一)传统文化课程结构的创新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重视传统文化教学,并不只是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应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与我国当代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以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传承民族与国家优秀文化的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学科中的教学重在实践,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开发学习资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一个开放的传统文化的学习世界,打通语文课堂与传统文化联系的通道,并在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整合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我们的做法是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课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以贯之。整体框架以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课程结构(表1)为纵轴,以初中语文课堂课程结构(表2)为横轴,以传统节日语文创新活动(表3)为主线形成螺旋式上升体系。
框架确立以后,还须在具体环节上层层落实,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教育。为了贯彻这个精神,初中语文学科围绕学生书写汉字时更深刻地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吟诵诗歌时更深情地理解自身最深处的生命密码教学,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促使学生们为成为具有华夏根基的国际公民而努力。明确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围绕传统文化广泛地开展学习活动,激励和促使学生投身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之中,并推动学生融于社会的激励性活动以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
表1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课程结构

表2 初中语文课堂课程结构

表3 传统节日语文创新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