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综合分析
在美国教师的阅读教学中,对同一主题的教学活动持续了两天,将字母的读音、单词、单词的发音规律、语言的优美及故事表达的主题教学相结合,有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走上阅读的道路,发现童话故事的奇妙、乐趣和蕴含的知识。
笔者在教学这一则童话故事时,围绕着童话故事有意识地教给学生阅读策略,设计了六个环节教学,概括总结预测的方法,创新之处在于没有将童话故事原文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预测阅读策略的同时,活学活用,预测接下来的故事情节。随后将学生预测和童话原文进行比较:预测可以和书中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只要合情合理皆可。打破学生对预测策略理解的局限性。比较两位老师的阅读教学,可以看出中美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侧重的训练。
1.针对同一主题,中美教师设计训练点不同。
美国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单词和语音之间的联系,教给学生积累单词的方法、朗读单词的技巧;而笔者在教学时考虑到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童话内容较简单,因此训练学生对童话故事的角色朗读。
2.对学生思维训练的程度、要求不同。
美国教师在教学有关“友谊”的主题时,组织活动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之间的友谊,并进行相应的拓展阅读,要求学生更深入地体验,不限于一个文本;笔者在教学时,围绕所学童话故事,进行“预测”阅读策略的学习,概括预测方法,让学生现学现用预测故事的下一步发展。学生通过阅读教学活动,深入地、透彻地掌握“预测”这一教学策略,并应用于实际的阅读活动中。
3.美国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多方面的训练活动。
美国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训练活动有:朗读写字训练,听故事捕捉故事内容大意,通过对声音描写的词语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对比阅读,感受不同的表达方式。相比较而言,笔者设计的六大板块都是围绕一个主题(预测),目的是扎扎实实引导学生从这一则童话故事学会“预测”这一阅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