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数学教学策略

(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数学教学策略

中国传统数学中种种精致而简练的解题策略,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发扬,成了十分珍贵的数学遗产。当前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你知道吗》栏目已经开始有计划地呈现传统数学中关联性内容的拓展性阅读,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教材中将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也在《你知道吗》栏目中介绍了刘徽的“出入相补原理”;在学习圆周率时,《你知道吗》栏目中也提到了《周髀算经》中的“周三径一”和刘徽的“割圆术”;在第12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中,《你知道吗》栏目还推荐了《孙子算经》中的数学名题“鸡兔同笼”: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有几何?这一题的解法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在理解题意后,进行充分的探讨和分析……这些内容不仅仅是教学的延续和拓展,更是创新思维教育的重要载体。小学阶段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选取恰当的教学契机,适时地渗透这些富于创造性的解题思路,开拓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前,先开放性地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它的什么有关?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根据这些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始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小学生构建一个有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积极启发学生,鼓励他们多问问为什么、多想想还有什么解决方法,尝试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特性,提高他们的创新性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