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启发数学思考

三、启发数学思考

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数学思考。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并使学生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怎样才能启发学生思考并积极主动地思考呢?问题是数学思考发生的动力,好问题才能启发思考,高质量的问题才能促使积极主动地思考,而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才能促使思考得更全面、更深刻。因此,教学中高质量的问题设计是启发学生数学思考的关键。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单元例1之后的“试一试”:12个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它的几分之一?先分一分、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在学生纷纷发言的同时,教师将若干种结果一一出示,正当学生们为想出这么多种答案而洋洋得意的时候,教师追问: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呢?课堂一下子陷入了沉静,大家都努力地、积极地思考。独立思考再交流得出初步结论后,教师再问:在这道题里,像这样的表示一份的分数还有吗?学生的思考热情再次被点燃,补充回答的同时也验证了刚刚得出的结论。这样层层递进的数学思考逐步升华,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分数意义。苏教版教材中类似精心设计的“是怎样?”“为什么?”“还有吗?”等的问题串还有很多。

类似的教学内容在Harcourt教材中是这样展现的(图3):

图3 Harcourt教材练习题

第9小题学生会用分数表示,第10小题学生会在之间犹豫不决,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想到用表示?为什么想到用表示?他们的想法有道理吗?为什么都是9个圆,都涂了其中3个,表示涂色部分的分数却不一样呢?你还能想到什么?在教学可以把用“”圈起来的部分看作一份(中外教材不约而同都采取了这种做法)后,再讨论第11小题和第12小题,学生容易得出分别用分数表示,此时教师可以追问:都是8个圆,都涂了圈出的1份,为什么表示涂色部分的分数却不相同呢?通过层层追问,学生的数学思考愈加深刻。可见,两版教材虽然内容设置上有所差异,但都关注思辨性内容的安排和高质量问题的设计,重视在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不断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拓展其思考维度,发展其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