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外国语学校创新学生素养评价综述

苏州外国语学校创新学生素养评价综述

董继文 蔡 杰

【摘 要】苏州外国语学校是苏州市招生报名较火爆,社会、家长认可度较好的一所民办学校,苏外学生更是年年创佳绩,时时翻新篇。苏外致力于探索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并成功有效运用了各学部、各学段的多元评价体系来促成“基础扎实、身心健康、气质高雅、能力综合、有传统文化根基的华夏优秀学子”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关键词】苏外;创新;学生素养;多元评价

网红文章《牛蛙之殇》系上海一位曾在国家级研究所工作多年,如今已退休的老教授所写。有评论说“这篇文章文风真诚,观点犀利,作者大胆炮轰‘幼升小牛蛙战争’,字字扎心”,撰写此文的退休老教授更是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牛蛙外公”。该教授在文中提到,自己的女儿有一天突然让家人开始严格控制体重,据说是为了应对学校“从家长体重看家庭的自律能力”的做法。尽管不知这种说法是否属实,但至少在当前大教育背景下,家长选择学校,学校选择学生,无论是“牛校”还是“牛蛙”,其实都存在着评价标准的别出心裁或标新立异。那么作为苏州市招生较火热的苏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苏外”),基于学生创新素养的评价又会是怎样的一番风景呢?

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创新素养研究,本系致力于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与评价的双重结合。但对于学生创新素养,鉴于苏外各学部在各自研究课题中已经做了大量阐述,故此不再赘述。单从“评价”角度,根据苏外各学部历年入学情况评估,结合苏外各学部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成果,我们试对苏外各学部、各学段实施的学生素养评价方面做一简要梳理。

在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方面,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建构和实施是推动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201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首次全面提出了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这是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指针。另外上海市在2012年开始组织研制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进行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改革试点,取得有效成果。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绿色评价”改革给予充分关注和肯定,改革要求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改革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共识。

在学生评价方面,走得相对靠前的应该是上海市推行的中小学素养的“绿色评价”。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说:“绿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内容上它与传统的以学生分数为单一内容的评价不同,是基于标准的包括学习成就、幸福指数、身心健康、学业负担、教学方式等在内的具有综合特征的评价,以力求克服传统的评价对学生身心发展带来的损害,使得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器。”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要从以单一学业考试成绩为标准的一元化评价标准,改变为多元化评价标准。苏外各学部要致力于探索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并运用多元评价体系来保证华夏优秀学子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评价内容多元是指评价不仅包括对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的评价,还应包括对品德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发展等方面的全方位评价。

评价方式多元是指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结果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综合使用各种方式,更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不断进步。

评价主体多元是指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潜能,建立自信,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