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教学过程的差异,解析写作教学模式的不同

二、从中美教学过程的差异,解析写作教学模式的不同

美国的写作模式注重一个周期的循环,在课堂上常常采用较为标准化的写作教学过程,大部分是采用“分享”“修改”“抄写”“展示”“海报”的形式进行,在一次次思维碰撞的火花中,师生之间互动式地建立起写作过程,进行着开放式的写作研讨。如作文题目“我的父亲”,美国的学校要求是一周内交稿,让孩子们去采访父亲、母亲、祖父,乃至伯伯、叔叔及他们的领导和同事,使孩子们从多角度了解父亲,继而一篇生动而深刻的调查报告或纪实文章出现了;对于作文题目“我的老师”,美国的老师布置了“我给老师写广告词”的写作要求,美国老师引导学生全面地扩散思维、提出质疑,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中国传统的写作模式教学学生写作“我的父亲”时,首先建立在字数的要求上,三段论更是在小学阶段被封为首选,孩子的写作可以借鉴好词、好句、好段,如眼睛总是“炯炯有神”的、内容总是“丰富多彩”的,不太注重内容的真伪,偏重于辞藻的优美程度、谋篇布局的结构模式。对于小学阶段我们常选用的作文题目“我的老师”,中国的孩子们可以用文字写出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

现在随着我们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小学作文教学模式的改革春风也已经吹到了孩子们的身边。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于是有了情景作文教学模式。所谓“情景作文模式”,就是教师根据具体的场合,有意无意地利用或创设一定的情景,吸引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获得一定的体验。上海市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从语感练习着眼、创设情感入手,开创了语感作文模式;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入手进行作文训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北师大教育博士、香港理工大学MBA硕士(工商管理类硕士)史秀荣女士潜心研究20载,精心探索并总结出了“小学生奇趣作文”教学方法等。

中国当前的写作教学在原本比较规整的、步骤式的模式中,有序地融合了多元化、综合性、实践性和思维广度,从而更加合理,更让孩子卓有成效地灵活使用母语进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