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着眼人物,考虑情节的可行性
从人物形象上来看,《西游记》中悟空幼时从菩提祖师那里学了长生不老的法术,后又在兜率天宫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早已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孙悟空的形象,其实是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融入了我国古代神话、民间传说,以及道、佛两教的奇异故事,包含了历代民间艺人和创作者的想象和爱憎。比如“石中生人”的夏启,“铜头铁额”的蚩尤,“与帝争位”的刑天等,与悟空从花果山仙石孕育而出,拥有铜头铁额、金刚之躯,大闹天宫称玉帝之位“我也可坐”等情节无不相似。可见,孙悟空的形象被着力塑造为一个有强烈个性、坚定理想、降妖除魔能力的超级英雄。
相较之下,小说中陈玄奘只有一具凡人的皮囊,怎经得起这十万八千里的“超音速”呢?因此,前有情节上的明确交代,后有人物的条件限制,所以取经之路还得一步一步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