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汉字教育的理念导向

二、幼儿汉字教育的理念导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并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体会文字的用途,激发幼儿阅读和书写的愿望。这些阐述表明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上已经有了明显的目标导向,即重视并提倡早期的阅读,既要发展幼儿的听、说等语言能力,又不能忽视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文字符号的兴趣。

《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明确规定:禁止以集中授课方式实施汉语拼音及汉字读写训练、数字书写运算训练、外语认读拼写训练。如果断章取义,很容易将其理解为凡是拼音汉字等小学的内容,幼儿园都不能涉及。难道幼儿只有在年满六周岁,踏进小学的时候才能学习汉字吗?结合条例的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到当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汉字、数字感兴趣时,在游戏中有使用汉字、数字的需要时,教师可自然而然、适时适度地引导幼儿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并非小学该学的这些内容是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教育者是不是按照“洪水猛兽”的做法来要求孩子。幼儿园要禁止的是,老师采用集体教学,按照事先规定的教学进度系统地教授小学内容,进行超前教育,而非绝对禁止汉字、外语等进入孩子们的世界。

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语言文字是发展思维的重要工具,为了满足儿童的求知需要,为了发展儿童的思维,我国幼儿园须对大班儿童进行识字教育。我国湖北省智力发展研究所冯德全教授提出的“零岁方案”研究中也指出,幼儿有视觉语言的潜力,幼儿识记形象的能力惊人,三四岁的幼儿认物数以万计。幼儿早期对物品图像与文字图像的认识没有多大区别,都是看多了能达到“印象记忆”,处于右脑优势时代的幼儿,对形象的实物认识数以万计,由此可见幼儿有认识汉字的极大潜能。科学的汉字教育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金钥匙”,只要有适宜的环境,为孩子创设一些接触汉字的机会,增加他们对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度,使他们懂得文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是很有必要的。

英国有一个纪录片《人生七年》,在这部纪录片中,精英家庭中一个刚刚七岁的孩子正在学习读《金融时报》,然而平民家庭中的七岁小孩连大学是什么都不知道。很多情境都反映了早期的识字和阅读对孩子智能发展的重要性,对孩子成年后人生的深远影响会使他们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新西兰科学家玛丽·克莱发现,儿童能自然地发展出读写能力,只要有良好的文字环境,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并去积极探索。

综上所述,孩子开始识字的年龄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孩子识字的方式是通过自己产生的兴趣还是半强迫式的学习。只要能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识字环境,幼儿就会主动接受文字的刺激,自然而然地认识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