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们的反思
中国正在融入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在教育的融合和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顺势而为。国际课程给学生“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出国后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前景更重要,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和能力提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家长的导向作用。现在对国外教育有深刻理解的家长群体并不是很多。有的家长是基于国外读书比较轻松,孩子学习压力小,有的是受其他家长的影响,而有的是把孩子的出国当作自己事业成功的佐证等,原因不一。如果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适合和愿意出国学习,都硬性地按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读国际课程为出国做准备,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教师就很难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给家长很好的引导,要让他们意识到应该让孩子做适合的事、做对的事。
2.环境的影响。很多教过高三年级学生的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那就是平常应对国内高考都很困难的孩子,读了国际课程学校,一般都能考取国外很不错甚至一流的大学。所以,社会上就形成了一个所谓的共识,就是考取国外大学很容易,传达给孩子的错误信息就是,无须努力学习,更不需要自主学习。
3.办学单位的急功近利。相对于国内的高考制度而言,A-Level课程给予学生的选择更多,可以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许多以前不曾接触过的学科,如商学、经济、会计、高数等;还会让学生接触一些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必要的义工活动、社会实践、献爱心、帮助弱势群体活动等,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这个项目引入中国之后,不同程度上会出现应试教育的翻版情况。教师就会老生常谈,走磨时间、拼习题、包办一切的老路子。这样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A-Level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旨在让学生终身受益、终身发展。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的责任。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途径,以合作学习、学生为主体,以探究、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一定会让学生行得更远、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