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前后,探究情节的合理性
2025年11月27日
(一)关联前后,探究情节的合理性
这一问题,无疑将学生从各类妖魔鬼怪的精彩故事中拉出来,让学生从小说情节的层面来思考故事设置的合理性,引领学生注意小说前后情节之间的相互勾连。为了解答这一问题,自然还是要回到小说中去。
《西游记》第八回如来在“盂兰盆会”上对一众神仙说:“如今我四大部洲,众生秉性,善恶有别,各有不同:东胜神洲,百姓礼敬天地,安居乐业;北俱芦洲,虽然喜欢杀生,但为了养家糊口,性情疏拙,也没有什么大问题;我们这西牛贺洲,人们无贪念不杀伐,颐养性灵,虽称不上人人得道,但每个人都能寿终正寝;只有那南赡部洲,贪淫荒乱,喜好杀伐生事,实在乌烟瘴气。我如今有三藏真经,可以普度众生,劝人为善。想要将它传到东土,只是那里众生泯顽愚昧,破坏真理,不知晓我佛门精旨。在座诸位,谁能去东土找一个善信。让他一心一意,潜心向佛,愿意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到我这里求取真经,然后传到东土大唐,教化众生向善,那时节实在是‘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西天取经幕后的“操盘手”就是如来,旨在劝南赡部洲民众为善,担心世人轻易得到便不珍惜,便不肯直接将三藏真经送去东土,必须找一个意志坚定的“善信”,经过九九八十一难,诚心诚意磨炼意志,方才传授真经。于是接下来便有观音奉旨上长安,在水陆大会上寻得佛子转世的坛主陈玄奘,才有了后来的取经故事。这是作者在写取经故事的时候已明确解释的缘由,只是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会忽略其中的关键,读得粗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