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意识培养环境缺乏
2025年11月27日
(二)民族文化意识培养环境缺乏
国际高中以培养学生进入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因而在学校整体课程设置、学生活动平台建设上西化倾向明显,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多了解、适应并体验留学目的国的课程和文化。在这一大环境下,国际高中英语课程也呈现出重目的语文化输入,轻母语文化输入的特点。加之国际高中生通常需要在两年内获得海外大学申请所需的雅思、托福语言成绩,英语教学受这两类考试导向影响明显,更多关注的是雅思考试所涉及的英国学习和生活场景,以及托福考试所呈现的美国大学课堂,较少涵盖中国本土文化。此外,国际高中的教师队伍整体年轻,海归比例高,自身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甚至有部分老师有崇洋媚外倾向,文化立场不够坚定,缺乏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的意识和信心。因此,课中课后教师的教学设计、作业任务及特殊节日活动安排都以目的语国家为主,英文演讲、配音、短剧大赛连番上阵,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等活动频出,而与中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中秋、春节等相关的英语活动却因适逢假期,加上重视不足很少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