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物理教材中实验设计的对比

二、中英物理教材中实验设计的对比

通过分析国内物理教材,可知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实验在物理中的重要性。教材中设置的实验难度不大,器材比较容易获得,可操作性较强,而且教材中实验的数量也是逐年增加,以力学为例:要求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对身边的物体进行测量,初衷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学生自觉性不高,容易应付了事,且该实验趣味性较差,效果不佳;而英国教材中涉及这一章节的时候,要求学生自己探究如何改变弹簧的长度,并在改变的过程中发现改变的规律,通过感受重物和弹力的关系总结规律,可自行推导出胡克定律的内容。可见,对于同一个实验呈现的方法和表述问题的方式不一样,往往获得的兴趣动机就不同,在这方面中国教材应多学习英国教材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实验的设计方式上,如在“牛顿第一定律”中测量小车前进的距离和斜面摩擦力的关系的时候,我国教材注重让学生观察现象,继而进行猜想:如果斜面完全光滑,小车会怎样运动?距离有多远?这很符合伽利略的探究过程。但英国教材很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他们会让学生观察实验后提出该实验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或者怎样改进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并注重考虑实验中哪些安全因素需要考虑进去,这样的形式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思考。此外,英国教材还有很多实验不会直接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记录表格,而是让学生大胆猜想。和中国教材对比,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不盲目屈服权威,多进行批判性思考,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利于学生进行系统性思考的缺点,笔者建议教师在使用该方法时针对学生情况具体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