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数学教学策略
2025年11月27日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数学教学策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一个个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不断从“神坛”走下,走向学生的生活日常,走向学生的亲身体验,才能够“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能够更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亲身经历,学生将更能提出富于思考的数学问题,也更加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认识千米”时,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们逐渐经历步行1千米—跑步1千米—开车1千米,充分感受1千米的长度及不同出行方式所用的时间,然后提问:“如果你家距离学校大约2千米,你打算怎样上学?”学生的回答十分精彩,有的学生打算步行上学,因为这样能够锻炼身体,但立刻有同学提出反对意见,因为这样花费的时间有点长;有的学生打算骑自行车上学,因为这样可以锻炼身体,速度也比较快;有的同学打算让爸妈开车送他上学,因为这样可以很快到学校,早上就可以多睡一会;还有的同学认为如果家离地铁站比较近的话,乘坐地铁又快又环保……又如在教学“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时,提问:“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张我们学校的平面图。如果让你从学校北大门走到餐厅门口,你打算怎么走呢?”有的同学说要从行政楼、科技实验楼穿过来,理由是可以多看几眼科技楼墙上贴的科学小知识;有的同学打算从幼儿园、学校操场那里绕过来,因为一路上空气新鲜,风景亮丽;还有的同学指出,可以从北门沿直线走到餐厅门口,因为这样路程最短。正是因为有了一系列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开放性问题,才有了学生各种新颖又富有创意的回答。数学源于生活,只有在数学教学中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创新灵感,激发学生的质疑热情,才能不断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学生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数学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