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理论中的学习分享
1.创设生活性口语氛围,激发互动兴趣。当前我国初中英语的口语课堂教学依旧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以习题作以巩固与内容扩充的主要形式,而忽视了英语口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与背景知识的延伸、实际生活的应用。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来源于书本与老师,在单一的一对多的讲解中,逐渐将高中英语口语的课堂教学规模化、任务化,会让学生心中产生排斥心理。因此,从活动理论中的学习分享角度考虑,无论是高中英语口语课堂呈现效果,还是学生的心理接受,都需要英语口语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高中英语口语互动教学中,创设生活性口语氛围不仅体现了英语学习与实践的挂钩,也着重考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可谓一举多得。中学生学英语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在将来能用流利的英语和别人沟通交流,所以教师应该紧紧抓住这一点,给学生提供较为贴近实际、贴合生活的英语课堂,并且注意教导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该学以致用,让他们明白“不能学哑巴英语”的道理。现在有很多适合中学生观看且比较贴近现实生活的英语视频、英语杂志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欣赏,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准备英语口语课程,然后在课堂上以英语口语对话的形式和大家分享。
教师在讲授“School life”这一单元时,应引导学生充分结合实际生活,自主讨论自己的“School life”,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会“enjoy”。学生一般都对课后活动比较感兴趣,在和同伴一起探讨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英语能力,还促进了和同学之间的感情。当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仅仅是以“Yes”“No”回答时,教师一定要耐下心来用“Why”或“What”来引导学生进入英语的深入学习状态。为了更好地达到将英语口语渗入生活的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互相打电话,用英语讨论最近的新闻、天气、学习情况等。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自然感知英语知识的存在。更需要在其学习掌握的过程中,将所学灵活应用,服务于生活,这也是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与英语价值的本质体现。这在锻炼学生反应能力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2.活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激发互动热情。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教师应该结合活动教学理论巧妙地将这些高科技运用到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英语口语情境,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课堂互动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力的目的。例如,在课堂上播放趣味英语视频,让学生反复欣赏,达到发音标准、清晰的跟读地步,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其词汇量;教师还可以在教材资源充分整合的基础上开展英语口语情境教学,以作业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口语训练机会,同时将教材上枯燥乏味的英语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利用发达的现代技术,认真细致地整合语言资源,以其蕴含的深刻生活意义为主要切入点,在课堂上通过具体口语话题设计进行深层剖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对于教材中较为无形、抽象的英语情境,通过多媒体课件也可以较为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例如,在学习高三上册“Getting a job”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现求职者和公司人事的对话场景,让他们在欣赏动画版的面试现场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发音,同时熟悉面试中常用的几句英语句式。例如,“It's really my honor to be here to introducemyself.”“Ihope Ican get the job,and Iwill trymy best to do itwell.”等句式。几位求职者面试完毕后,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活动理论中的人际关系理论,请学生们分组扮演求职者和公司人事,让学生如临面试情境,模仿视频中的对话场景以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对提高学生对场景的理解深度有很大帮助。角色扮演结束后,其他同学可以给扮演者进行评判打分,指出他们在口语表达中的优点和缺点,这在某种程度上既能激励学生认真扮演场景中的角色,又能以测试的形式将每个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展现在教师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