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培养跨文化能力
1.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当下的礼仪教育大多以西方社交礼仪为蓝本,但学习礼仪仅仅靠模仿和跟随,以西方为参照是远远不够的,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精髓足以让我们重树世界礼仪的标准。中国的传统礼仪文化是华人重要的习俗和行为标准,加强国际化学校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苏外注重对学生的传统礼仪教育,学校每年针对各学段定期举行传统仪式,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如小学新生开笔礼、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成长礼、初中学生的青春礼、高中学生的成人礼,以及传承华夏底蕴、体验汉服之美的华服日等。这些传统文化活动形式严谨,内容充实丰富,对学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其以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传统文化根基。学校设有传统文化研习中心,通过书法、刺绣、陶艺、茶艺、昆曲、古筝、二胡等传统技艺的传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校将中华传统美德“惜时守信”作为师生座右铭,并雕刻在位于学校北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山石雕日晷雕塑作品之上,用以警示师生珍惜时间、诚信待人。
2.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世界各国发展道路和文化的差异根源于文明路向的不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同的文明景观。只有深刻理解本民族的文化,并以尊重、包容、开放的心态对待世界多元文化,才能进行平等的文明对话,建立真正的国际理解。
国际化学校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并非单纯的语言能力的训练,而是塑造学生驾驭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以及处理文化冲突所带来的社交问题的能力。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苏外的礼仪教育在塑造学生华夏根基的同时,注重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学校各学部定期开展中西方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中西方不同的节日文化魅力。德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多语种课程一直以来都是苏外多元化教学的一大特色,学校每年举办多语种戏剧节,学生在舞台上再现国外经典剧目,锻炼语言能力的同时,也了解了语言背后的国家文化。学校20多条境外修学线路的开设,丰富了学生对异国文化的体验,特别是六年级学生为期三个月的赴英修学活动历经十年,已成为苏外学生境外修学经典项目。在这样的跨文化氛围的熏陶下,苏外学子由校园走向世界的步伐自信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