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美小学作文教学的同题异构
2025年11月27日
浅谈中美小学作文教学的同题异构
蒋 琴
【摘 要】随着中国进一步走向国际,中美两个世界大国在母语教学中的比较和探索也正在逐步加深。写作是母语教育的重中之重,文章从搜集的多项中美共同写作选题、不同的教学轨迹中得到思考,进而从写作的教学目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三个板块来研究中美写作教学中的差异。
【关键词】中美教育;小学母语写作;差异
世界跨入经济日趋一体化、教育日趋国际化的21世纪,笔者作为苏州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教育者,也正在感受着中美母语教学的碰撞和推进。美国得克萨斯州公办小学(People Republic of Texas)2013年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考题是“描述自己”(Personal Narrative),写作提示:当你完成一件事,有人对你说“伟大的作品!”你的心里一定会是甜甜的,写出关于某人对你说“做得棒”的那个场景。中国某小学四年级的一次考试的写作题目是“_____真开心”,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得了一百分”“得了一等奖”“受到了表扬”“旅游”等;[2]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开心的原因,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这两则写作要求都是给当地四年级的学生出的考题,选题的主旨是对自己的一种赞扬,可以说基本一致,同时两则写作要求也明确学生要抓住心理活动来描述。但是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前者题目是全开放式的,后者会有一定的指引;前者比较夸大,后者比较讲求内容实质;前者思维扩散度比较大,学生写出的作文会别出心裁,后者选材会比较聚拢,学生写作文不易偏题等若干差异。以这样的对比为契机,本文以中美两国写作目的的不同为中心点,进一步研究以此产生的写作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不同构想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