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思维,新编故事

四、横向思维,新编故事

横向思维,其实就是鼓励人们不要墨守成规,要敢于打破常规,换角度思考问题。

《苹果梨的五角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在切苹果的时候,人们习惯于从顶部切到底部,可是拦腰从中间把苹果切开却可以看到一个漂亮的五角星,这是切苹果的意外之喜,也是对换角度思考问题的开拓者的特殊奖赏。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按常规思维,“老屋”总是要倒的。但是,因为小猫、老母鸡、熊宝宝、蜘蛛等许多小动物的需要和求助,它一次次延迟倒下去的日期,成为一幢“不怕麻烦,乐于助人”的老屋。按横向思维,老屋塑造了高尚的灵魂,演绎出了动人的故事。

《蓝鸟的故事》中,初生的蓝鸟想学习飞翔,但是心中充满恐惧。当它在一个不眠之夜问妈妈外面有什么时,妈妈说“Nothing!”(什么都没有)并让它快快睡觉。我们可爱的萌宝小蓝鸟,心里却激发出对“Nothing”的迫切向往,它忘记了恐惧,飞出了巢穴,在小河边、树林里、悬崖上寻找“Nothing”,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飞鸟的行列,锻炼了飞行的本领。当它回到家中时,蓝鸟妈妈和它的兄弟姐妹都惊异于它一天之内的进步,问它在外面经历了什么,怎么学会飞行的?它骄傲地说:“Nothing!”这又是一个横向思维的经典故事,小蓝鸟在忘记飞行中学会了飞行,告诉我们:不执拗于一时的得失,不在遇挫时钻牛角尖,成长的天空无比辽阔,成长的选择非常丰富。

横向思维的方式,给每个孩子的故事创编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可能,让发散思维的“触角”肆意伸展。只要敢于想象,就能在创编故事中另辟蹊径,从而获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体验。

发散思维是学识的积累,更是创新的源泉。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我们生活在这个鼓励创新的时代,学会发散思维,学会在“大同”中求“小异”,这不仅仅是语文学习的需要,更是一个人终生发展的需要。目前,在我们使用的语文教材中,无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故事素材。如果老师们能够慧眼识“材”,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故事有意识、有方法、成系统地进行训练,孩子们的发散思维意识和发散思维品质都将得到长足的锻炼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