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体制,穿插诗词

(三)话本体制,穿插诗词

《西游记》的文学性还表现在每一回中都会插入诗文。“请同学们不妨找找看,是否能发现其中规律?”一经老师提醒,同学们便开始探索与发现,在一番交流与探讨后,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引用诗词大体分布在三个位置:一是回目开头用开场诗;二是故事结尾用散场诗;三是一回中间,需要场景描写或人物评赞时多引诗词曲赋。这也是章回体长篇小说保留宋元话本体制的另一特征了。

如《西游记》第一回开篇即引诗:“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全书从天地混沌未分、盘古开天辟地说起,为下文悟空破石而出营造一种神秘虚幻的宏大背景,同时暗示小说西天取经、向佛向善的主体事件,同时还透露出有明一代将道家“修心炼性”与佛家“明心见性”相融合的心学主张。

又如第二十七回白骨精初次出场时的外貌描写:“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从八戒的角度来观察女子的容颜,真个是“女菩萨”一般人物,怎能不动凡心,于是撺掇师傅对悟空念紧箍咒。看似枯燥难懂的古诗文其实并不难,而是很有趣味和韵味,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不少写作文的方法,如外貌描写时的比喻修辞等。

如此引领,学生不仅深入了解了《西游记》的情节和人物,而且知道了《西游记》的成书过程,探究了创作主旨,还领略了章回体小说的独特魅力。从此学生应该不再惧怕名著中深奥难懂的内容,他们会以更浓厚的兴趣投入古典名著的阅读中,觅得属于自己的文学“花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