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解剖结构

(二)显微解剖结构

图1-13 显微手术中所见附睾管亚甲蓝染色

附睾中存在两种主要类型的细胞:主细胞和基底细胞(Holstein,1969;Vendrely,1981)。从附睾头部到尾部,上皮的高度逐渐降低,而小管及其管腔的直径逐渐增加。纤毛从近端到远端逐渐缩短。附睾近端纤毛高度为120μm,而在附睾远侧则减少至50μm。主细胞含有细长分裂状细胞核,含有一个或两个核仁。由于主细胞具有吸收和分泌功能,每个细胞的顶端含有多个内陷小窝、膜囊泡、多囊泡小体、微型胞饮囊泡和广泛的高尔基体(Vendrely and Dadoune,1988)。附睾上皮中的主细胞数量比基底细胞数目要大得多。基底细胞散布于主细胞之间。基底细胞呈泪滴状,位于基底膜上,伸向管腔,长度为25μm。主细胞的形态在整个附睾中存在差异,而基底细胞与主细胞的形态相反,在整个附睾内形状保持相对一致。基底细胞被认为来源于巨噬细胞,是主细胞的前体细胞。附睾上皮的自然特征根据其所处区域的不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在睾丸网和输出小管交汇处,存在明显从低柱状上皮到高立方上皮的过渡。输出小管内包含有纤毛和无纤毛细胞,因而上皮呈现不平整状态(Holstein,1969)。近端输出小管的上皮主要由非纤毛细胞组成,细胞延伸至管腔面顶部,因而其具有分泌功能。纤毛细胞广泛分布于整个上皮,引导精子从输出小管运动到附睾(Vendrely,1981)。在纤毛和非纤毛细胞的顶部有连接复合体将其连接在一起,提示存在血-附睾屏障(Suzuki and Nagano,1978;Turner,1979;Hoffer and Hinton,1984)。在附睾体部近端和附睾头部远侧的输出小管周围存在松散分布的2~4层收缩性细胞(Baumgarten et al,1971)。Nexus样连接(Nexus like junctions)将这些收缩细胞彼此连接,每个细胞内均包含肌纤维。在附睾体部远端这类细胞形态较大,外形类似纤细的平滑肌细胞,胞内连接较少。附睾尾部可见厚的平滑肌细胞。平滑肌由三层细胞组成,外两层细胞呈纵向排列,中心层呈环形走向。远端收缩层的厚度在形成输精管时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