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睾丸切除术

(四)延迟睾丸切除术

大多数睾丸癌最初是在睾丸切除术时被确诊。然而,在一小部分广泛播散和(或)症状性的GCT患者中,诊断是基于转移性病灶活检或基于临床经验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特征确定的。在这些特殊条件下,系统性(全身)化疗取代了诊断性睾丸切除术(Ondrus et al,2001)。因为睾丸内病理缓解率高度不一,推荐所有NSGCT患者在诱导化疗后行延迟睾丸切除术,包括腹膜后病变完全缓解者(Snow et al,1983;Simmonds et al,1995;Leibovitch et al,1996;Ondrus et al,2001)。

延迟睾丸切除术在治疗可疑原发腹膜后或性腺外的生殖细胞瘤中更具争议性。在涉及这类病例的研究中,睾丸活检结果显示42%的患者存在小管内生殖细胞瘤(Daugaard et al,1992)。经观察发现,上述患者在化疗后大约5%的人会发展成异时性睾丸癌(Hartmann et al,2001)。当腹膜后病灶的转移超出了睾丸原发肿瘤的固有转移范围,推荐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在印第安纳大学的一个小型队列研究中,71%可疑性腺外生殖细胞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延迟性睾丸切除,术后的组织学结果证实睾丸内存在畸胎瘤或坏死。坏死组织可能是化疗杀灭的原发灶或对化疗完全反应的区域(Brown et al,2008)。如果选择观察随访,必须进行每月的自我检查和定期的医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