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体结构
输精管是组织学上源于中肾管(Wolffian)的管状结构。人类输精管长30~35cm,起于附睾尾,止于射精管,位于精囊的内侧和前列腺的后方。通常可分为五个部分:①包含于鞘膜中的无鞘附睾段;②阴囊段;③腹股沟段;④腹膜后或盆腔段;⑤壶腹部(Lich et al,1978)。在横断面可见输精管包括含有血管和神经纤维的结缔组织外膜层,内外纵行、中间环形组成的三层肌层和黏膜上皮组成的黏膜内层(Neaves,1975)。输精管外径1.5~3mm,无梗阻输精管内径为200~700μm(Middleton et al,2009)。
输精管的血供来自输精管动脉,是膀胱上动脉的一个分支。回流静脉伴行于动脉。输精管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双重支配(Sjostrand,1965),胆碱能神经在输精管的蠕动方面作用较弱(Baumgarten et al,1975)。输精管有丰富的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源于骶前神经的腹下神经(Batra and Lardner,1976,McConnell et al,1982)。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在三层肌层中均可观察到,在外层纵形肌层密度最大(McConnell et al,1982)。输精管也接受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Sjostrand,1965),并且在其平滑肌膜中有丰富的配体门控和嘌呤能受体,这表明在精子运输和射精中有交感和嘌呤能共同调控(Gur et al,2007)。神经元含有的神经递质包括神经肽Y、脑啡肽、甘丙肽、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和一氧化氮,这些神经递质在输精管功能中的作用尚不清楚(Dixon et al,1998)。有趣的是,从结扎后输精管再通术中获得的标本中观察到,与腹腔段相比,阴囊段肌层去甲肾上腺素能和上皮下促分泌神经的密度显著降低。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输精管切除再通术后的精子转运过程,从而影响手术成功(Dixon et al,1998)。